全球土壤污染呈現(xiàn)多樣性 土壤修復技術運用現(xiàn)狀
美國約存在294000個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情況嚴重。其中,1982-2005年間,共有1536個場地列入NPL。僅2007年,美國超級基金項目耗費3.8億美元用于土壤修復項目。
據(jù)估計,美國完成所有污染土壤的修復將需要投資2089億,且大部分修復需要經(jīng)過30~35a。美國于20世紀80年代之后進行了大量土壤修復工程。美國超級基金計劃所實施的土壤修復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了解最新土壤修復技術變化的重要窗口。2002-2005年財政年度中,60%的污染源處理工程項目采用的是原位修復技術,比1982-2005年財政年度高了13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原位修復技術具有無需挖運土壤、修復成本低、適宜對深層污染介質(zhì)修復、對施工人員健康影響小等特點。對美國1982-2005年間,977項土壤修復項目進行統(tǒng)計,淺色部分表示原位修復技術,深色部分表示異位修復技術。原位修復技術462項,占項目總數(shù)的48%,異位修復技術515項,占總數(shù)的52%。在所有污染修復項目中,26%采用原位蒸發(fā)提取,18%采用異位固化/穩(wěn)定化,11%采用異位離場焚燒。近幾年多項萃取和化學處理技術受到更多關注,而焚燒技術因可能產(chǎn)生二次污染越來越少被采用。
據(jù)估計,歐洲每年約有21.1億歐元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復及管理工作。出了1978-2007年間,歐洲部分國家及整個歐洲不同土壤修復技術的運用現(xiàn)狀。
歐洲各國根據(jù)本國國情,所采用的土壤修復技術存在明顯的較大差異。歐洲運用原位和異位熱脫附、原位和異位生物處理、原位和異位物化處理技術修復污染場地的項目占所有統(tǒng)計項目的69.17%,其中原位熱脫附、原位生物處理和原位物化處理修復技術占35%,異位熱脫附、異位生物處理和異位物化處理修復技術占34.17%,二者比重相當,其他修復技術占30.83%。在實際工程中,生物處理技術運用最多,達到35%,其中原位生物處理占18.33%,異位生物處理占16.67%。另外,將污染土壤作為廢棄物而非可再生資源處理(包括挖掘處置技術、污染場地管制等)的工程項目在歐洲仍然占有較大比重,達到37%。
我國土壤修復技術研究起步較晚,加之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性,土壤類型多樣性,污染場地特征變異性,污染類型復雜性,技術需求多樣性等因素,目前主要以植物修復為主,已建立許多示范基地、示范區(qū)和試驗區(qū),并取得許多植物修復技術成果,以及修復植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成果。
物理/化學修復技術中研究運用較多的是:(1)固化-穩(wěn)定化;(2)淋洗;(3)化學氧化-還原;(4)土壤電動力學修復。目標是污染場地土壤的原位修復技術。聯(lián)合修復技術中研究運用較多的是:(1)微生物/動物-植物聯(lián)合修復技術;(2)化學/物化-生物聯(lián)合修復技術;(3)物理-化學聯(lián)合修復技術。目標是混合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